孤 独症(自闭症)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,我国发病率约0.7%,每143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者。这类儿童因社交障碍、语言迟缓及刻板行为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,其核心病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一、社交互动障碍
患儿难以理解社交信号:65%回避眼神接触,80%不会主动分享兴趣。他们拒绝拥抱,难以参与集体游戏,对他人呼唤常无回应。
二、语言沟通障碍
近半数患儿终身无功能性语言,常以尖叫、手势表达需求。部分存在“回声语言”(如重复他人问题)或代词混淆(将“我”说成“你”),即使会说话也难以双向交流,如沉迷谈论地铁线路而不顾他人反应。
三、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
痴迷旋转物品(风扇、车轮)、排列积木,对玩具功能视而不见(如用积木排队而非搭建)。坚持走同一路线、食物切成特定形状,环境变化时可能尖叫打滚,部分患儿重复拍手、踮脚尖。
伴随问题与早期识别
? 感觉异常:对汽笛声、灯光过度敏感,或对疼痛麻木;
? 认知差异:75%-80%伴有智力落后,但部分在记忆(如背诵日历)、艺术领域展现特长;
? “五 不”预警信号:
? 不看(回避眼神) ? 不应(叫名无反应) ? 不指(缺乏手势)
? 不语(语言落后) ? 不当(异常行为)
出现2项需尽早就医。
孤 独症并非“性格孤僻”,而是神经发育差异。0-6岁是干预黄金期,科学训练可使80%患儿改善社交能力。早期识别与支持,能让“星星的孩子”逐步融入世界。
霁润医院电话:(0370)—2379999,
张院长电话:13269351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