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个家庭小游戏,在家就能练出协调力
游戏一:毛巾卷饼(缓解触觉敏感)
适用年龄:2-8岁
所需材料:大毛巾或薄毯子
具体步骤:
1. 将毛巾平铺在地板上,让孩子仰卧中间,双脚朝向毛巾边缘
2. 家长从脚部开始轻轻卷起毛巾,将孩子包裹成"春卷"状(露出头部)
3. 轻压毛巾给予适度触觉刺激,可左右滚动5-10次
4. 解开毛巾后让孩子尝试自己展开身体
训练效果:通过触觉输入改善孩子对衣物接触、洗澡等日常触觉刺激的耐受度,减少抵触情绪。
游戏二:单脚站瑜伽球(提升平衡能力)
适用年龄:4-12岁
所需材料:直径65cm以上的瑜伽球
具体步骤:
1. 让孩子赤脚站在瑜伽球上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
2. 家长扶稳孩子腋下帮助保持平衡,逐渐减少支撑
3. 熟练后尝试单脚站立,每侧坚持10-30秒
4. 可播放音乐增加趣味性,或让孩子抛接软球增加难度
注意事项:地面需铺防滑垫,首 次训练时长不超过5分钟,避免疲劳。
游戏三:推重物走直线(增强本体觉)
适用年龄:3-10岁
推荐物品:装满书籍的纸箱(5-8kg)、儿童购物车
具体步骤:
1. 在地面用胶带贴出直线或"S"形路线
2. 让孩子双手推重物沿路线行走,保持身体直立
3. 每日训练2-3次,每次往返3-5趟
4. 进阶版可增加路线复杂度或重物重量
训练原理:通过肌肉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,提升身体位置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性。
真实案例:商丘霁润医院7岁乐乐的康复奇迹
基本情况:7岁男孩乐乐因"叫名反应迟钝、上课走神"就诊,评估显示存在中度感统失调,尤其是前庭觉和本体觉发展不足。
训练方案:商丘霁润医院康复团队制定个性化计划,结合上述家庭游戏与专 业感统器械训练,每日1小时,每周5次。
惊人效果:坚持1个月后复查,乐乐的叫名反应速度提升60%,课堂专注时长从10分钟延长至25分钟,亲子互动中的配合度显著提高。
家长反馈:"以前叫他好几声都没反应,现在能主动回应了,做作业也能坐得住了!"
家庭训练黄金原则(家长必看)
1. 规律性:每天固定时间训练,每次20-30分钟,避免间断
2. 正向激励:完成任务后给予口头表扬或小贴纸奖励
3. 循序渐进:从简单动作开始,逐步增加难度和时长
4. 安全第—:确保训练环境无尖锐物品,防滑措施到位
5. 及时就医:若孩子出现持续平衡差、语言发育迟缓等情况,建议寻求专 业机构评估(如商丘霁润医院儿童康复科)
感统失调并非疾病,而是大脑功能发展的"暂时不平衡"。通过科学的家庭训练,80%的孩子可在6个月内明显 改善。收藏本文,从明天开始带孩子玩起来吧!记住:早期干预+坚持训练=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!
本文医学指导:商丘霁润医院儿童康复科张院长
版权声 明:本文内容仅供家庭训练参考,具体方案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